本站
秦楚網訊(十堰晚報)文/記者 徐國文 圖/記者 張建波(圖均為資料圖片)
推開窗戶就能望見滿山蔥綠的植被,走出小區便能親近生機盎然的山體,吸氧、健身、賞景三不誤……憧憬一下,在車水馬龍的城市,這樣的場景是不是十分愜意?
近期,十堰市編制出臺了《十堰市中心城區健康步道規劃》方案,未來,全市中心城區191座山體將通過健康步道進行串聯,市民的綠色休閑空間將得到進一步拓展。
市民有需求
希望有更多靠近家門口的山體游步道
“走在山間,看著茂盛的植被,整個人神清氣爽,心情愉悅了不少。”近日,家住北京北路園丁小區的李先生來到位于小區后方的山體,順著步道散步。他告訴記者,每天他都要到這里走一圈,多年下來早已成了習慣。
和李先生一樣的市民有很多。市民趙先生每周末都會到自家附近的山上散步鍛煉,他說,以前山上沒有游步道的時候上山非常難,現在山上建設了臺階式的游步道,沒事就去走走,不僅身體得到鍛煉,心情也能更愉悅。
記者了解到,十堰城區(不含鄖陽區)現有大大小小的保護山體191座,山體周邊布滿學校、住宅區、商圈、企事業單位等,形成了依山靠水的城市格局。近年來,我市先后在福山公園、牛頭山、四方山等地的山體修建了70余公里的游步道,市民有了更多的鍛煉休閑空間,也能更好地親近自然。
雖然山體游步道建設一直在持續推進,然而受種種因素影響,城市山體資源一直未充分挖掘。不少山體存在沒有游步道、步道標準不夠、附屬設施不足等現狀,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市民對親山、近山的美好向往。
家住上海路一小區的陳女士告訴記者,周末如果想帶孩子去爬山,要么選擇駕車去四方山或者牛頭山,來回一趟比較耗費時間,鍛煉休閑的時間被嚴重壓縮。而對于老年群體來說,出門本就不易,出門爬山更是成為奢望。
對此,有不少市民建議,如果能在城市范圍內的所有山體上,修建平坦、出行方便、具有景觀設施和附屬配套設施的山體健康步道,將為更多的市民提供健身、休閑場所和空間,讓每一位市民都能暢享健康生活。
柳林路至北京路山體游園步道。
政府在行動
《十堰市中心城區健康步道規劃》方案出爐
建市50多年來,十堰從一個“山窩窩”發展成為了擁有“仙山、秀水、汽車城”三張世界級名片的現代新車城。地處秦巴山區的十堰,具有山體多、植被好等特點。如何發揮生態優勢,讓老百姓更好親近自然、享受綠色低碳發展帶來的紅利,成為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的民生工作,也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切入點。
廣州有“云道”,福州有“福道”,廈門有山海健康步道……近年來,多個城市在打造山地步道上進行了探索和嘗試。市委市政府安排工作專班,前往部分省市進行了考察學習。今年7月和9月,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帶領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執法委、市城控集團等部門相關負責人分別對廈門市的山海健康步道、福州市的金牛山健康步道“福道”建設進行了考察學習,認真吸取外地城市的經驗和做法,并結合十堰實際情況,提出在十堰進行山體健康步道建設試點的建議。
近年來,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深入開展健康中國行動和愛國衛生運動,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我們建設健康步道提供了根本遵循。”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統籌部署下,市領導多次進行實地踏勘,從項目選線、山體結構等方面進行研究。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近期,我市編制出臺了《十堰市中心城區健康步道規劃》方案,決定在十堰中心城區開展山體健康步道建設,并逐步推進城市藍綠空間建設。
“其他城市都是在遠郊或城市之外才有山體,我們不一樣,我們是在城市中心就有山體,可以說我們的天然稟賦得天獨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說,城市山體資源可以服務于大量人群,人們通過山地健康步道可以近距離地、微循環地到山上去健身休閑,迅速從喧鬧的城市來到大自然中,感受健康休閑帶來的幸福感。
漢江南路篷布廠附近山體游園步道。
未來可期待
中心城區191座山體將進行串聯
記者了解到,《十堰市中心城區健康步道規劃》方案首期項目位于紫霄大道與北京北路之間的山體,設計面積968畝,總里程約9公里。此次健康步道建設遵循保護自然生態的原則,宜橋則橋、宜隧則隧、宜路則路,合理開發利用山體資源,最大限度減少對生態環境、山體的破壞。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健康步道總里程80%以上采用架空棧道的形式建設,與傳統的臺階式健康步道相比,新建的健康步道具備無障礙、易通達、高顏值、智慧化、更安全等優點。同時,項目還配備有綜合驛站(衛生間、母嬰室、停車場)、觀景平臺等多形式的附屬設施。在緊靠小區的山體處預留健康步道出入口,充分滿足市民及游客健身、休閑、娛樂的需求。
據了解,首期項目率先建設的為北京北路雅閣酒店西北側山體至紫霄大道山體,全長約4.3公里,項目即將進行招投標工作,計劃在2023年7月前全面完工。建成后,將充分展示城市的景觀界面,市民既可穿梭林間,亦能在山體上俯瞰全城,回歸山城十堰親山、近山、賞山、樂山的固有特色。
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我市將持續推進健康步道建設,依托十堰特有的山體河流等資源,將中心城區191座保護山體進行串聯,打通城市山體連廊,促使山與水、城市與自然、人居與生活真正地連在一起,構建一套安全舒適、低碳環保,且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步道景觀。